韩国央行4年多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加入越来越多的全球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行列,寻求支持经济。
周五,韩国央行将基准7天期回购利率从3.50%的15年高点下调了0.25个百分点,至3.25%,结束了其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段维持利率不变的时期。韩国央行上一次降息是在2020年5月,自2023年2月以来,它在连续13次召开的利率制定会议上都保持不变。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Rhee Chang-yong)表示,降息决定并非一致通过,有一名持不同意见的委员会成员呼吁不改变利率,他暗示将进一步降息,但近期不会。
他说,在由七名成员组成的韩国央行政策委员会中,六名成员中有五名(不包括他自己)希望在未来三个月将利率稳定在3.25%,而只有一名成员保留了在同一时期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在周五决定降息前对28位分析师进行的调查中,有20位预测韩国央行将降息,其余分析师则认为政策转向可能推迟到11月。
通胀降温、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政府遏制抵押贷款推动的家庭债务的努力,都为韩国央行降息提供了理由。美国、欧洲、新西兰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央行已经开始了宽松周期,这也给韩国央行施加了放松政策设置的压力。
分析人士预计,韩国央行可能会选择逐步放松政策,到2025年底将利率降至2.50%至2.75%之间。
分析人士说,韩国通胀低迷,有理由做出政策调整,9月份整体通胀率已降至1.6%的43个月低点,低于韩国央行2.0%的年度目标。
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的幅度高于往常,也可能让韩国央行在未来进一步降息的空间更大,而不会出现韩元兑美元大幅走软和刺激外资外流的风险。
花旗集团(Citigroup)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本周早些时候宣布的将于2025年11月将韩国政府债券纳入富时世界政府债券指数(FTSE 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的计划,也可能为韩国央行的宽松政策铺平道路,因为此举可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外国资本。
分析师预计,韩国未来几个月的降息步伐将是渐进的,因为政策制定者担心,大幅降低的借贷成本可能引发抵押贷款和房价飙升,从而可能破坏金融稳定。
由于对存储芯片、汽车、船舶和其他海外商品的需求依然旺盛,韩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良好状态。
不过,出口最近显示出一些失去动力的迹象,9月份海外出口增速从一个月前的12%放缓至7.5%。分析师表示,未来几个月出口增长可能放缓,部分原因是半导体价格可能走弱。半导体是这个亚洲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
今年8月,韩国央行下调了对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通胀的预期。它预计今年GDP将增长2.4%,总体通胀率预计平均为2.5%。预计到2025年,GDP和通胀率都将放缓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