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弛报道 4月17日,根据《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发布实施《关于落实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资金管理安排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完善了境外机构投资者等直接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有关安排。
具体来看,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准入方面,《公告》明确,符合《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22〕第4号)(以下简称《联合公告》)规定,通过多级托管、结算代理等模式直接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境外央行类机构,可申请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开展即期结售汇和外汇衍生品交易。
其中,境外银行类机构投资者可以选择直接入市或通过主经纪业务入市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境外非银行类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主经纪业务入市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其他官方储备管理机构、国际金融组织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等境外央行类机构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遵照《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有关事宜》的规定执行。
同时,《公告》称,符合《联合公告》规定,通过多级托管、结算代理等模式直接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境外央行类机构向外汇交易中心备案后,可以作为客户与境内金融机构开展即期结售汇和外汇衍生品交易。
根据《公告》规定,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应自行履行报送义务;参与金融机构对客户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或境外央行类机构由其选定并开展交易的境内金融机构履行报送义务。报送内容包括成交日期、境外机构投资者或境外央行类机构名称和国别地区、交易品种、交易方向、金额、汇率、用途或来源、事件类型等。报送主体应每日通过外汇交易中心系统报送相关信息。信息报送截止时间为交易日次日北京时间12时。